
问:空即罪性。业本真如。取相增瑕。如何忏悔。
续答:婆沙论云。若人于一时对十方佛前。代为一切众生修行五悔。其功德若有形量者。三千大千世界著不尽。(待续)
万善同归集讲义 释性梵著述 第252页
第六,引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,略称婆沙论。此论有二百卷,唐.玄奘大师译,编在大正藏第二十七卷。“修行五悔”,在前面二谛并陈一科,所引智者大师的法华忏仪已说过,不再重述。著不尽,即大千世界不能容纳。
诸大善信,但要记得:只一句阿弥陀佛,在怀莫教失落,念念常现前,时时不离心;无事也如是念,有事也如是念,安乐也如是念,病苦也如是念,生也如是念,死也如是念,如是一念分明不失,又何必向人觅归程。所谓:一句弥陀无别念,不劳弹指到西方。宁不信乎!宁不念佛乎!
2 条评论:
tracksJessica合十说:
听姐姐的话
精进不懈的宝玲,这几天开始诵普贤行愿品想与您分享我的喜悦:
所有益我善知识,为我显示普贤行,
常愿与我同集会,于我常生欢喜心。
观想一下!身心愉悦吗?圆觉经这段偈语:
未世众生,见如是人,应当供养,不惜身命,
彼善知识,四威仪中,常现清净,乃至现种种过患,心无骄慢,况复抟财妻子眷属,若善男子于彼善友,不起恶念,即能究竟成就正觉,心华发明,照十方刹。
佛法不一定在口头上而是在行为上折磨你,当你道业进步了,善知识的教育法有时整得让你真受不了,先刺激你发愤才进一步启法你!
姐姐情意恳切地盼您回家!!!
此圆觉经文,出自普觉菩萨品,因问末世众生求何等人,依何等法,行何等行,除去何病,云何发心,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。佛用作任止灭四病,回答普觉菩萨所问问题。
从Jessica同学所言中,真是同学们的模范,深备圆觉思想。可喜可喜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