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问:首楞严经云。持犯但束身。非身无所束。法句经云。戒性如虚空。持者为迷倒。何苦坚执事相。局念拘身。奚不放旷纵横。虚怀履道。
续答:华严经云:戒能开发菩提心(本),学是勤修功德地,于戒及学常顺行,一切如来所称美。(待续)
万善同归集讲义 释性梵著述 第240页
第三,引八十华严经贤首品中的偈颂为证。今依清凉国师所著华严经疏第十六卷(大正藏35卷620页中)略释如下:此约信解中道圆融之戒行,与一般持戒有所不同。“戒”能防非止恶,“学”是菩萨学处,指一切善行。如瑜伽师地论所说:既发心已,应于七处修行,故名学处。一者自利处。二者利他处。三者真实义处。四者威力处。五者成熟有情处。六者成熟自佛法处。七者无上正等菩提处。所引偈颂第一句,戒净则心性净,菩提心开发。第二句,精勤所修一切善法的因果功德,皆依学处而生,故名为地。第三句,双颂戒与学处并行,即是随顺法供养行。第四句,颂如是戒与学处二行所得功德,为一切如来所称美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