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问:空即罪性。业本真如。取相增瑕。如何忏悔。
续答:最胜王经云。求一切智净智不思议智不动智三藐三菩提正遍知者。亦应忏悔灭除业障。何以故。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故。(待续)
万善同归集讲义 释性梵著述 第249-250页
第一,引金光明最胜经,唐.义净译。编在大正藏第十六卷。“三藐三菩提”,是梵语,译为正等觉或正遍知。此经文是华梵合举,故曰三藐三菩提正遍知,这是佛智的总称。前面四种是佛的别智,即是四智菩提。“一切智”,证真谛,即观空的妙观察智。“净智”,证俗谛,即出假的成所作智。“不思议智”,证中道第一义谛,即空假不一不异的平等性智。“不动智”,转生灭的异熟识,为不生灭的无垢智,即是大圆镜智。
欲求佛智乃四智菩提的菩萨,也应理事双忏,灭除罪障,始能证得。为什么?因为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,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。若无忏悔的因缘,业种不能消灭,智慧便无由开发。罪业与智慧,有如黑暗与光明。封闭黑暗之室必无光明,光天化日之下必无黑暗,理所必然,事所必然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