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问:空即罪性。业本真如。取相增瑕。如何忏悔。
万善同归集讲义 释性梵著述 第247页
讲:或有一类佛子,误解“罪从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亡,心亡罪灭两俱空,是则名为真忏悔。” 何必执取犯罪之相,从事种种作法忏悔,岂不增加心性本净的瑕垢吗?故有此问。殊不知,忏悔法门,分理与事。从理上名为实相忏,即是观罪性本空,作罪但从缘起,当体便是真如(空),心空则罪灭。从事上名为作法忏,即是律宗所说种种忏悔出罪羯磨。欲得罪灭心净,必须内勤理观,外加事忏,理事双扶,内外相济,可得复本净心,而证菩提也。所以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,列有事上忏悔业障的行愿。法华经安乐行品中,说有相无相二种安乐行,理忏即无相行,事忏即有相行。切不可执理废事或执事昧理,而迷失佛法中道圆融的教旨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