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4月23日星期五

万善第四义 ~ 性相融即



若发大菩提心,自度度人, 即入三贤十圣的菩萨阶位。假使能依本集(万善同归集)所说圆修十义 (1.理事无碍 2. 权实双行 3. 二谛并陈 4. 性相融即 5. 体用自在 6. 空有相成 7. 正助兼修 8. 同异一际 9. 修性不二 10. 因果无差 ) 而修十善,那就是最究竟圆满,可成就福慧具足的佛果。(释性梵著述 第92页)

何谓 “性相融即” ?

众生的真如净心, 是万法之本, 具不变随缘二义,及真如生灭二门。 真如与不变是性, 生灭与随缘是相。 性是相之体, 相是性之用;体用不离, 故性相融即。如清凉国师所著普贤行愿品疏云:“指其心源,二际而不一,千变而非多。事理交彻而两亡,性相融即而无尽。 若秦镜之互照, 犹帝珠之相含,重重交光, 历历齐现。 诸佛心内众生, 新新作佛; 众生心中诸佛, 念念证真。” 性与相, 有如水乳和合, 虽一味而能所宛然,互遍互摄。毁相者, 是不识心之用。拨性者, 是不识心之体。若迷一心二门, 体用皆非; 悟入一心二门, 则有体有用。 或有众生, 见金刚经所说:“凡所有相, 皆是虚妄。” 不了此是破相显性教,便误解为性相皆空,堕在断灭见中。心即无有相用,体亦无可依存。体用双亡,即是空见外道。 寿公慈悲, 特假设问答,以破众生执空之见, 而显性相融即之义。

[出万善同归集讲义 第180页]

1 条评论:

智情 说...

感恩您花时间把万善十义列出,会好好去阅读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