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2日星期二

万善同归集卷(一) 理事无碍




问:曰。祖师云。善恶都莫思量。自然得入心体。涅槃经云。诸行无常。是生灭法。如何劝修。故违祖教。

答:祖意据宗。教文破著。若禅宗顿教。泯相离缘。空有俱亡。体用双寂。若华严圆旨。具德同时。理行齐敷。悲智交济。是以文殊以理印行。差别之义不亏。普贤以行严理。根本之门靡废。本末一际。凡圣同源。不坏俗而标真。不离真而立俗。具智眼而不没生死。运悲心而不滞涅槃。以三界之有。为菩提之用。处烦恼之海。通涅槃之津。夫万善是菩萨入圣之资粮。众行乃诸佛助道之阶渐。若有目而无足。岂到清凉之池。得实而忘权。奚升自在之域。是以方便般若。常相辅翼。真空妙有。恒共成持。法华会三归一。万善悉向菩提。大品一切无二。众行咸归种智。故华严经云。第七远行地。当修十种方便慧殊胜道。所谓虽善修空无相无愿三昧。而慈悲不舍众生。虽得诸佛平等法。而乐常供养佛。虽入观空智门。而勤集福德。虽远离三界。而庄严三界。虽毕竟寂灭诸烦恼焰。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嗔痴烦恼焰。虽知诸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自性无二。而随心作业无量差别。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。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。虽知诸佛法身本性无身。而以相好庄严其身。虽知诸佛音声性空寂灭不可言说。而能随一切众生出种种差别清净音声。虽随诸佛了知三世惟是一念。而随众生意解分别。以种种相种种时种种劫数而修诸行。维摩经云。菩萨虽行于空。而植众德本。是菩萨行。虽行无相。而度众生。是菩萨行。虽行无作。而现受身。是菩萨行。虽行无起。而起一切善行。是菩萨行。古德问云。万行统惟无念。今见善见恶。愿离愿成。疲役身心。岂当为道。答此离念。而求无念。尚未得真无念。况念无念。而无阂乎。又无念但是行之一。岂知一念顿圆。如上所引。佛旨焕然。何得空腹高心。以少为足。拟欲蛙嫌海量萤掩日光乎。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