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月7日星期四

禅宗公案 ~ 赵州石桥



  • 有一位和尚去拜訪在觀音寺的禪師,順便瞧瞧有名的石橋。


  • 和尚在觀音寺前看到一座石柱的獨木橋,可是那只是一座簡單的石柱橋。一進入觀音寺見到禪師,他馬上就問到有關石橋的事:「我聽說觀音寺有一座獨木橋很有名,可是我進來的時候,只看到一座簡陋的石柱橋啊。」


  • 「你只看到石柱橋啊。」「到底有名的觀音寺獨木橋在哪裡?是給人渡河用的嗎?」


  • 「觀音寺的獨木橋就是幫助迷惘眾生找到人生道路的橋,走獨木橋進來觀音寺,得到救贖後再走獨木橋勇敢地進入現實世界。有形的獨木橋幫助你過河,無形的觀音寺石橋可是默默在普渡眾生呢」

2 条评论:

常不轻@一心法华 说...

何谓佛说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,是名三十二相。
~~~~~~~~~~~
夫此经文出自般若经。要善明般若经所说的妙理,必须先深入方等经典;若非,难怪当读般若经时,如此模式经文一定难解,甚至错解如来真实义。
现浅说之。三十二相是佛圆证佛果逼附之庄严相耶,与转轮圣王不可同为说。为何佛会有三十二相,只因佛离能生三十二相之生念及所生之三十二相,故名即非。即非是善解唯心分齐生,离我我所,不落断常,故是名妙有三十二相。这些道理佛在方等经典已经广说之,故在般若会上,佛已不复如是方等经说,直接说即非是名,则妙理已毕说兮。望汝善解。

常不轻@一心法华 说...

出名法师亦如有名的石橋,几时有人会把无名小将阿贵放在眼里,嗨。。。。。
无上楞严法,开演千百家;
时下学佛者,冥而枉为见;
常挂嘴边曰,一门深入足,
菩萨妙式法,皆因疑惑心,
冤处边地狱,五百靡近圣,
甚是惋惜兮,望伊善深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