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西方国家,每年的10月31日,有个“Halloween”,辞典解释为“The eve of All Saints'Day”,中文译作:“万圣节之夜”。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。这一夜是一年中最“闹鬼”的一夜,所以也叫“鬼节”。
两千多年前,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“天下圣徒之日” (ALL HALLOWS DAY) 。“HALLOW” 即圣徒之意。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,居住在爱尔兰、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 (CELTS) 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,即10月31日。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,也就是新年伊始,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。那时人们相信,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,借此再生,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。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,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、烛光,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,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。之后,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,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。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。
到了公元1世纪,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,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。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,戴着可怕的面具,打扮成动物或鬼怪,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。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,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。时间流逝,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,变得积极快乐起来,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。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。到了今天,象征万圣节的形象、图画如巫婆、黑猫等,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。
很多民族都在万圣节前夜有庆典聚会,这又被叫做“All Hallow E'en”、“The Eve of All Hallows”、“Hallow e'en”,或者“The eve of All Saintas'Day”。最终约定俗成演变成了“Halloween”,中文意译成了万圣节之夜。
4 条评论:
今天是万圣节,在西方国家属重要的宗教节日,相信大家都不会太陌生吧。 同学们,单看“万圣节” 这个节日名词,您有何见解呢?以佛教佛法的观点来看,所谓的 “ 万圣” 又是指什么呢?怎样才能称作圣人?除了这些以外,或许您还有更多其他的意见,请同学们提出并分享!
Happy Halloween !!
杨同学,
你好,我是智情。第一次来看您的文章。觉得很有趣!我不知道原来万圣节的由来是这样的,以前常跟朋友去参加 halloween's party...穿着古灵精怪的服装。。 家家户户去要糖果。。开心欢乐的一夜。
文中有提到应该是民间的传统节日吧。。并非宗教节日。据我所知基督教或天主教并没有庆祝这个节日的。是民间习俗来的。
西方人所认为的鬼,和佛教说六道里,讲得鬼道相同吗?
你问我们,什么是圣人?我认为能够自度度人的就是圣人。像佛菩萨那样。
Saint,在基督教里是指那些对教会,对神有巨大贡献的人。
中华民族的圣人较普遍的就是孔子、老子、孟子。
智情同学轻安,
欢迎您来此不落格浏览!!感恩您纠正我万圣节并非宗教节日!!谢谢。所问问题回答如下:
西方国家以基督教及天主教为两大宗教,在其圣经教义里,是无鬼论的,若有也皆是天使背叛上帝的魔鬼罢了。
若无宗教信仰的四方人,则随人云亦云模糊认识鬼, 就像认为人死后就会变成鬼魂,鬼魂借人体还魂等等。
而佛教里讲的鬼,则是六道轮回里的鬼道。若作下品五逆十恶者,则感此道生。鬼的寿命很长,寿500 岁,人间一个月是他们的一天。也有云寿命不定,极长者七万岁。道众生的苦厄是 “恐怖饥渴” 他们常得不到饮食,处饥渴边缘。 其种类亦多差别,大至上可分为三种类:
(一)有福德者,称作多财鬼,像阎罗王, 城王,土地公, 妈祖, 王爷公之类,有很多信徒烧香祭祀。
(二)少福德者,称少财鬼,也能得到一点饮食,但是相当苦,别人丢下,他去拾取。
(三)无福德者, 既无财鬼,以不得饮食故言无财,也称饿鬼。他们或居海底,或近山林等不净处,乐少苦多而寿长劫远。以昔时贪嫉,欺诳于人,由此因缘,故堕饿鬼道。
除了饥饿之外,饿鬼的胆子很小,所以人怕鬼是不应该的,是错误的观念,实际上鬼怕人,他们常有恐怖的感觉。若您想更了解可参考 http://fodian.goodweb.cn/fodict.asp 佛教词典。里面有更多鬼道详细的分类。
感恩! 并祝学习愉快!!
杨同学 合十
发表评论